“惠风和畅” 芝加哥书友夏令会

2018年7月21日,由四海书院希林书友精心筹划组织的《惠风和畅》书法夏令会在Oakbrook Terrace 希尔顿花园酒店举行。风城书法爱好者群贤毕至,少长咸集,共同度过了一个美好的夏日周末。 现任美国阿贡国家实验室研究员的李跃林博士,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学博士,有物理学专著论文近二百篇。他自幼研习书法,曾师从著名书法家潘良桢先生学习。 为了在北美培养书法人才、推广书法文化,李博士和北美的书家和爱好者们在2017年建立了四海书院。其成员多数是具有高等教育背景的工程师、教授、医生、研究员等。 秉承对书法文化“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乐之者不如传之者”的精神,同年秋天,李博士在希林中文学校贺玉华校长的大力支持下,开办了实体书法课,已经成功举办了两个学期的隶书和楷书课程,深受书友们欢迎。这次的夏令会,就是希林书友们一手策划和组织的。   应李跃林院长的邀请,夏令会的特邀嘉宾、芝加哥艺术博物馆的彭慧萍博士为夏令会带来了精彩的讲演。 彭慧萍(Huiping Pang)是中央美术学院史论系博士和Stanford University 艺术史博士。曾在Smithsonian Institution做过博士后,曾任爱荷华大学Visiting Assistant Professor, 现于Art Institute of Chicago 研究馆藏书画。 她的演讲题目是《扫帚,山园,与阉党:陈继儒的古画密语》。借由晚明一幅山水画,彭博士解析、重现了晚明错综复杂的政治环境和大艺术家陈继儒等人生的精彩片段。 彭博士凭借自己深厚的艺术史功底,在为大家淋漓尽致地分析讲解这幅古画背后的故事之外,更与书友们密切互动,你来我往,场面非常热烈。彭博士的讲演,也为有心艺术史的书友们,展示了一个清晰的研究道路。 书友叶展评论说:“没想到在芝加哥能够听到这么高水平的讲座,彭老师将一幅古画,剥丝抽茧,层层分析,带领我们探究了历史深处隐藏的秘密,犹如一个充满悬疑的侦探大片,波荡起伏,高潮不断,充满了趣味性和娱乐性……” 演讲结束后,书友们大呼没有过足“瘾”,踊跃抢购彭博士的新书《虚拟的殿堂——南宋画院之省舍职制与后世想象》,彭博士也欣然地为书友们现场签名留念。 午后,现任四海书院硬笔书法网络班的臧大海老师为大家做了精彩的硬笔书法讲座。从硬笔的种类、结构、选择,到墨水、纸张的选择,娓娓道来。 大海老师还带来了自己使用的各种硬笔,墨水、和自己的精彩作品展示给参加夏令会的书友们,并带领一些书友现场练习硬笔书写,书友们跃跃欲试,认认真真地跟着大海老师写起硬笔字来。   张薇书友还特意准备好了篆刻的石料,篆刻刀具,为大家提供了一个现场创作的摊位。喜欢篆刻的书友们在远明书友的带领下,分享各自的篆刻经验和体会。 夏令会的一个重头节目,是严昕书友倡议的大家一起合写书圣王羲之的《兰亭序》 。这一活动,使夏令会再次进入一个热烈的场面。 书友们依次坐在桌前,展纸挥毫,认认真真地临写起《兰亭序》。由书友们共同创作的一篇散发着墨香的《兰亭序》就这样新鲜出炉了。   书友远明即席赋诗一首:兰亭八柱看三分,旧纸新毫翼翼临。翰墨有香通四海,亦刀亦笔亦文人。 值得一提的是几位特别的书友。一是远在加拿大多伦多的书友潘悦,特意赶来参加夏令会。还有几位前来短期探亲的老人,也在夏令会玩的十分尽兴。尤其是李戎书友到美短期访问的耋耄之年的父亲为大家写下篆书 ‘惠风和畅’的大字横幅,为夏令会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正如主持人咏梅在开场致辞中的美好祝愿所说,希望在四海书院的带领下,以希林书法班的成员为骨干,用各种各样的活动方 式,在风城芝加哥吹起一股书法文化的惠风,由此遍及北美!  

四海书院第二届笔会 · 西雅图

2018年的盛夏,四海书院第二届笔会于7月28、29日在Bellevue的Hilton酒店隆重举行。从芝加哥,旧金山,休士顿,波士顿,温哥华,麦迪逊等地前来四海书院的会员,以及西雅图本地的书画爱好者50余人,参加了笔会。 四海书院于2017年成立于芝加哥,成员多是各个行业的专业人士,有医生、教授和IT专家,更有在家教子相夫的妈妈们。四海书院的宗旨是在北美培养书法教育、创作人才,普及书法教育和书写文化,向非汉文化族群介绍书法艺术,并探索书法艺术和书法史研究新方法。在祝词中,院长李跃林博士用孔子的话“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鼓励书友们学习、体验书法,更勉励大家对书法文化要有“乐之者不如传之者”的情怀。 院长李跃林,副院长王广宇,及陆旸,宋向阳几位书院成员做了题为“书法三观”、“临摹与创作”、“书画同源”、“心经释义”等精彩讲座,满满的干货,引发了书友的热烈和深入讨论。 书友们还在笔会上赏观书画,展纸挥毫。来自休斯顿的四海书院理事、诗书画三栖的南风带来了精心创作的荷花大卷,见者无不惊艳,纷纷题跋赞叹。南风理事还即兴挥毫,为热情的书友画友们创作扇面多帧。 各地书友都送来了自己精心创作的作品。来自洛阳的洛阳女子书画院76高龄的艾娴院长送来手绘《独立人间第一香》、书法家何炳森书写“翡翠城雅集”大字横幅,来自北京的京师大学堂甲骨文书法研究院副院长肖兴华教授即兴书写陈子昂诗“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为贺。杭州书法家吴庆胜送来参展的小行书长卷《山谷书跋》静谧安详,笔笔入纸,更令观赏者止步静观,赞叹不已。 值得一提的是书院硬笔书法班老师、大会摄影记者臧大海,两天的书会中,摆出一个硬笔书法的擂台,每一位与会者都有机会试用他随身携带的各样用于艺术书写的硬笔十来种,让书友们大呼过瘾。当地书法家Rocky, Mingshi 也是和现场书法爱好者共同分享自己的书法习作心得,两位作品也是赢得了现场书法爱好者的一致称赞。 笔会快要结束之时,还来了一个深目虬髯的“歪果仁”,提笔便写了“书如其人”四个字,还是篆字! 笔会的诸多亮点之一,是西雅图的美女书友们,安安,净源,陶磊,秀才,shirely, 那木女子,寒寒,主持的茶席。每一个摆件,每一件茶宠,每一道点心,每一杯香茶,茶人美女的每一个舒缓动作,都承载了西城华人社区浓厚的热情和对传统文化的追求与理解,真是茶书一味,茶人共美。   对于四海书院的一些成员,这一个聚会更有一番特别的意义。这些四海成员,自二千年初,就在网络和微信中在书画、诗词上互相砥砺,如鱼得水。这就是原水墨情怀群的“怀友”们。他们是西雅图的笔会筹备人陈勇,休斯顿的南风,波士顿的宋向阳,麦迪逊宋剑雄,温哥华的俞小军,芝加哥的李跃林,和加州湾区的梁坚。这群人虽已在虚拟世界中知己知彼,很多人却是第一次见面!谈起那些因事未能前来的“水墨老人”,大有“遍插茱萸少一人”之叹。 笔会也激发了与会者的诗兴。华州书画协会邓作列先生赋诗,有“国粹弘扬肩使命、薪传海外朗乾坤”之宏句。女诗人倩倩更有“富贵浮名草上霜,须知真谛在书院”之叹。 两天的笔会,展现了传统文化的强大凝聚力和大家对书法文化的热情,而宝贵的时间却在碧空晴岚之中倏忽而去。连未能亲临会场的书友也有“日月升沉,忘了人间”之叹。